上榜!光明国际汽车城与华为、天安等知名企业共同入选深圳市首批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
发布日期:
2022-03-13

浏览次数:

382

前不久,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公示了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区第一批试点项目名单,光明国际汽车城入选深圳市首批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名单。


上榜!光明国际汽车城与华为、天安等知名企业共同入选深圳市首批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


近零碳园区试点建设是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任务,也是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目标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落脚点。近零碳园区的建设,将成为汽车城项目实现高质量高颜值发展的有力抓手。



成就光明特色城市“靓丽名片”


汽车城项目建设是促进光明区旧工业区改造、重塑片区城市功能的重要节点。作为湾区最大的汽车消费综合体,汽车城项目能耗高,改造减排潜力极大。


上榜!光明国际汽车城与华为、天安等知名企业共同入选深圳市首批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


为满足项目能源需求,打造绿色、低碳示范园区,汽车城公司拟与市属能源企业合作建设智慧能源项目,采取多种手段降碳,打造近零碳排放园区。


为打造近零碳园区示范,汽车城项目按照“园区降能耗、公园加碳汇、运营低碳化”的思路打造绿色出行、绿色消费、绿色生活场景。


一是通过集中供冷解决园区制冷能耗大的根本问题,夯实园区低碳发展基础。


二是以屋顶光伏发电提供绿色能源、对高能耗单体采用绿色建筑技术,多管齐下降低园区基本能耗。


三是通过建设地面、墙面绿化增加碳汇面积,提升园区固碳能力。


四是配置园区内部电动接驳车、建设自行车道、引入共享单车停放点等多种措施,完善内部低碳出行基础设施建设,创造绿色出行软环境。


五是通过蓄冷装置及电化学储能提高园区电网稳定性,缓解发电企业谷期出力受限,峰期限负荷的压力,提升社会能源使用效率。


上榜!光明国际汽车城与华为、天安等知名企业共同入选深圳市首批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


汽车城项目还结合智慧管理平台,收集商业、写字楼、公寓、公共照明等能耗数据,与人流数据参照分析,通过智能化管理实现节能降耗,建设实现管理自治的供能系统,实现绿色、低碳的智能运行。


近零碳园区的建设,将促进汽车城项目碳达峰、碳中和事业的建设,节约园区企业运营成本,最终让科技为园区赋能,成就光明特色城市“靓丽名片”。



助力实现“碳中和”园区


为打造近零碳园区,汽车城公司在项目内规划建设5500RT集中制冷站,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,外部管网6公里,能够满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的冷负荷需求,年供冷量达3345万千瓦时。


汽车城项目将根据负荷入驻同步优化建设规模和蓄冷方式,利用高效的水冷主机替代传统多联机,提高整个园区用能品质,提高能源使用效率,长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、避免城市热岛效应,降低园区总体能源消耗。


上榜!光明国际汽车城与华为、天安等知名企业共同入选深圳市首批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


以公共建筑、居住建筑及现代高科技生产用工业建筑为主的汽车城,在完成改造后具有较高的供冷负荷密度,并且需求时间长。在汽车城项目内采用集中供冷是提高能效、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。


随着近零碳园区多个降碳场景打造,汽车城项目预计减少54.2%能耗,碳排放量由10964吨缩减为5020吨,每年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5944吨。而在汽车城项目减少的54.2%的能耗中,集中供冷项目就占了23.5%。


集中供冷项目建设不仅是光明区落实国家碳达峰、碳中和发展战略的重要布局,还是汽车城项目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的重要探索,更是汽车城作为深圳市新基建示范改造项目的建设需要。


集中供冷系统的打造能为汽车城园区商户直接带来节能、环保以及经济方面的好处。采用集中供冷系统后,园区商户的管理人员都将从安装、管理、维修等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,并能得到安全、可靠、稳定、优质的冷源。此外,集中供冷还将成为项目招商的亮点,提升整个项目招商条件。


目前,汽车城公司正在积极组织建设集中供冷站,预计在今年第二季度实现首批供冷,今年第三季度将全面建成。汽车城项目打造的“零碳”供冷系统,将助力汽车城项目实现“碳中和”园区。


作为全市首批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,汽车城项目将打造深圳市综合整治类标杆项目、新基建样板项目,致力成为全市产业升维新样板、经济贡献增长极、城市再生示范区。


未来,随着园区的不断建设及招商的推进,将逐步对能源、建筑、绿地、电动出行等多种降碳场景进行完善,全面实现园区近零碳排放。